万万纯插嘴
地区:萍乡市
  类型:爱尔兰剧
  时间:2024-05-18 18:41
剧情简介

  中新社拉萨5月18日电 题:西藏牦牛博物馆十周年:传播牦牛文化到更远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 赵朗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西藏牦牛博物馆刚好走过十年,这是中国唯一一座牦牛主题博物馆。牦牛粪是镇馆之宝,一半藏品由牧民们无偿捐赠,凭借这些,这座博物馆一次次“出圈”,成为西藏热门旅游打卡地。

  西藏牦牛博物馆创始人、荣誉馆长吴雨初在采访中讲述了创建博物馆的由来。1997年,他在藏北牧区遭遇暴风雪,被困数天,车、马无法进来,绝望之际,牦牛队伍驮着食物来了。他说:“曾有个梦境,笔记本蓝色屏幕上两侧分别出现牦牛、博物馆这五个字,或许这就是天意。”

  当时57岁的他辞去北京出版集团的职务再次回到了曾工作16年的西藏,“当时没有资金,车也是自己的,也不知道要建在哪。后来,多方努力,得到了北京和拉萨两地的支持,博物馆纳入了北京重点援藏项目。”

  由此,吴雨初建团队,开始了3年的筹备工作。行走3万公里,他和团队进行田野调查和藏品收集,困难重重,又一次次被牧民们的热心感动。牧区没有博物馆概念,藏语中也没有博物馆的直译。吴雨初向牧民做了最简单的解释:要给“亚”(藏语,意为牦牛)建“颇章”(藏语,意为宫殿)。申扎县的一位牧民听说北京的汉族人到西藏给牦牛建宫殿,特别感动。他们一家人做了一顶牦牛帐篷,坐了3天的汽车送到了拉萨。

  2014年开馆时,西藏牦牛博物馆已有数千件藏品,十年来,仍有民众不断向这里捐赠藏品。

  西藏牦牛博物馆共4个展厅,藏品诠释着高原大地历史文化、畜牧文化、器物文化、生态文化,以及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感恩展厅内,墙上悬挂了152头牦牛头骨,甚为壮观。

  吴雨初介绍:“牦牛头骨均是它生前主人送来,博物馆给这些牦牛头骨做了编码,编码背后记录了它主人的名字、它的名字和性别,家住哪里、海拔多高、一生产了多少奶、多少酥油。你看上面那一层个头小的全是母牦牛的。”

  西藏牦牛博物馆建成后,牦牛文化走到了更远的地方,曾到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很多城市展览。牦牛粪作为镇馆之宝,是每次展出的必备。他说:“很多人以为牦牛粪很臭,闻后都说有股牧草的清香。在外展出,馆员们学会了不少牧民技能,都会砌牛粪墙,做灶。”

  过去十年,西藏牦牛博物馆接待过不少国外政要、科学家、博物学家等。其中,有位美国考古学家,机缘巧合之下,他在这里竟见到了已故父亲的照片以及研究牦牛的论文,这一跨越重洋的不期而遇让他感动不已,潸然泪下。

  为何选择牦牛作为表达西藏文化的符号?吴雨初解释:“一说到西藏文化,很多人便认为就是宗教文化,我不这么看,牦牛文化比宗教文化早得多,它由高原劳动人民创造而来,它才是真正的高原象征。”

  他还说,牦牛身上的肉、血、奶、皮、毛、骨、粪便等等一切,成就了西藏高原人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所以当之无愧。

  吴雨初表示,社会需要跟进现代化脚步,但人们不能忘记从何而来,未来,希望西藏将牦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做得更好。(完)

054次播放
840人已点赞
126人已收藏
明星主演
黄秋萍
陈添杰
袁宗翰
最新评论(322+)

吴旻云

发表于0分钟前

回复 吴文君 :蓝渝提醒,🗒🚘🏆🐚🦋市民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滚动更新发布的最新强对流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积极采取一些防御措施。🐼🔷🍽☕比如,0☠🚜⛳大风发生时,🤚🛢🆔🌰尽量在室内躲避,😓💀🧲进入抗风能力较强的建筑物,🔚♀🔮关闭门窗,🟩🤖减少室外活动等。⏏🧗🌂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尽量减少开车出行,🦹🚌并避免在低洼地带停留。🤰🕹必须外出时,🌷💿通过积水路段应确认安全后再通过,😹🕸警惕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雷暴发生时,🧩➿🧿进入具有防雷措施的建筑物躲避,👳😷↙🧫远离危险电源等。🤩📃


黄秋萍

发表于3分钟前

回复 林春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当日正式发布上线。㊙🈳🅱🐡


陈孟芬

发表于0分钟前

回复 林建生 :西藏牦牛博物馆十周年:传播牦牛文化到更远的地方


猜你喜欢
万万纯插嘴
热度
726045
点赞

友情链接: